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汕头故事

【汕头边城作品】莲溪里:关于一座旧宅的遐想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2009-03-05 00:091.4万 阅读 | 评论 58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莲溪里:关于一座旧宅的遐想

  莲溪里,一个温润且充满乡村气息的名字。
  光看这名字,或许人们会联想到莲池、小溪、田野;联想到牧童、农舍、炊烟;联想到鱼儿水中游弋,白鹅溪中嬉戏,黄狗村口乱吠……总之,莲溪里这么一个散发着乡间气息的名字,乍一看就能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可是,莲溪里偏偏不在农村,它就在汕头,确切地说,它就在汕头老市区。
  是的,好多人都不太知道莲溪里究竟在什么地方,好多人甚至会用怀疑的目光求证:有这个地方吗,我怎么没听说过,它在哪?

  好吧,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莲溪里去看看。
  先说说它的具体位置:莲溪里就在同平路与五福路交界处,它其实就是一条长约20米的小巷,巷头连同平路,巷尾接金山二横街。莲溪里现在好像只有11个门牌号码,南北对向两排老式楼房之间的幢距便构成这么一条小巷。我曾经查阅好多资料,却一直找不到莲溪里这个名字的来历,“地名办”的档案里只是简单一句话:“曾一度叫做东升里。”
  跟老市区大多数“里”一样,莲溪里早就破败不堪,有的甚至人去楼空了。
傍晚时分,天空渐渐暗淡下来,城市开始笼罩在橙色的灯光之中,时光仿佛也拉得格外悠长。这时刻,人们无不匆匆赶路,恨不得马上回家。劳作了一天的大人或者在课堂里被“灌输”了七八节课的孩子,到了傍晚时分一个个都特别疲倦。饿了,累了,几乎每个人都特别想早点回到家中,回到那个温暖的港湾。
  傍晚时分,老市区的莲溪里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我站在同平路的人行道上,眼睛注视着略显寂静的莲溪里。
  只有差不多20米长的莲溪里,一眼便可望穿。在马路一侧,隔着狭窄的同平路,我能够看到整个莲溪里,以及与之相连的金山二横街的房子。
  现在我看到的,的确很寂静。是的,除了“寂静”,我已经找不出别的更加准确的词汇。
  在写老市区时,我总是感到自己语言的贫乏,“寂静”、“破败”、“落寞”、“无奈”等等字眼被我无数遍地使用。有时我会鄙视自己,鄙视自己陈词滥调,甚至荒腔走板。
  可是没办法,老市区的确就是这样,傍晚时分的莲溪里的确就是这样。除了偶尔有人走过去,或者有摩托车一闪而过,别的似乎都没什么动静。如此这般的景象,在如今的汕头老市区,几乎都大同小异。莲溪里这个地方有好多危房,其周围的同平路、五福路、金山街等等,同样有好多危房。那些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人家陆续搬走了,留下的破厝,要么锁掉,要么一两百块钱出租给外地人。
  我不知道自己能写什么,我不知道故事该从何开始。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一座旧宅,这座旧宅就是莲溪里6号。
  我突然告诉自己,好吧,就写一座旧宅的遐想。把关于它的一切都写下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翌日,我再次来到莲溪里。
  又一日,我还是特地从我居住的东区往老市区的方向跑……
  春日,阴霾。莲溪里一如往日,显得格外寂静。它的巷口,临同平路的莲溪里“门外”,一个汕头口音的女子在路边摆卖“扒皮鱼”和“豆腐鱼”,而靠近五福路口,同样也有卖鱼的地摊。做生意的场景,无疑是动感而热闹的,但正因为这一“动”,才显出莲溪里的“静”。
  在莲溪里约20米长的小巷里,我仔细端详着,每一座房子,每一扇窗口,甚至每一处临时搭建物。我常常会抬起头望着二楼或者三楼的某个窗户,傻乎乎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能够从中看出点什么,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观察”吧。其实,我早就习惯这样了,单纯一座旧宅,莲溪里6号那座三层的旧楼,我竟可以站在那里端详好长一段时间。
  莲溪里6号,似是荒废已久的一座旧宅,那扇木质的大门常常关着,透过门缝窥探,里面昏暗昏暗,不单空无一人,而且散发出一股霉味。
  空气里混杂着的岁月的霉味,仿佛从各个房间以及楼梯、天井或者楼上某个角落飘散开来。春天的潮湿,似乎加重了这么一种发霉的味道。在阴霾的日子嗅着这样一种气味,有说不出的郁闷。
  我后退几步,抬头看了看天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座旧宅,散发着岁月霉味的旧宅就在我的眼前。我禁不住再次细细地打量着它。斑驳的木门,雕花的窗户,精致的小阳台,还有楼顶那个半圆穹顶上面美轮美奂的雕花……所有的细节,无不蕴含着某种神秘与奢华。宅子虽然破旧,可藏匿在骨子里的那份贵气那份厚重,依然可以一目了然。
  现在的莲溪里6号,门牌是否做过更改?它一直都叫6号吗,它的主人是谁,它是什么时候建的,当年建这样一座楼房花了多少钱,工期需要多长?为什么别的地方一座房子的寿命可以长达上百年甚至近千年,而汕头老市区的大多数楼房仅仅七八十年就变得岌岌可危?
  一连串的问号突然间一起涌来,我该问谁?
  我像一个无知且无助的孩子,只能傻傻地站在那里,睁大眼睛,独自遐想。
眼前的旧宅,真像一位老人,默默地用洞穿岁月的双眼,透视着流逝的时光。如果它能够诉说的话,我想,就这座宅子本身就一定有说不完的故事。
  莲溪里6号,最初的业主是谁?他是做什么的,是漂洋过海的“番客”,还是经商致富的财主?当年这座楼房里居住着多少人?我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我只能遐想。
  我总觉得,老市区是充满故事的。即使是一座旧宅,只要能够寻访到当年的主人,就完全可以写一则完整的故事。关于它的故事,或许有奇迹般的开始,有跌宕起伏的过程,有令人满意抑或让人扼腕叹息的结局。
  可是,我该到哪里去寻访那些老宅子的主人呢?他们要么早就作古,要么远走高飞,要么子孙后代已经迁徙别处。人不在,宅子就荒废了,坍塌了……
  其实,再旧的房子,如果有人住着,它就不会那么容易破损,至少就不会那么容易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有人气在那里聚着,再旧的房子,它也会充满生活的气息,那种难以名状的霉味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大凡喜欢文字的人总是容易浮想联翩,别人是否如此我不敢肯定,但我的确是这样。我不单喜欢浮想联翩,而且喜欢咀嚼文字。我觉得咀嚼文字如同打磨一件古老铜器,虽然费力,但却能让我在平淡无奇之中获得一份真切的体验。
  我好多次从这座城市的东区一路向西,来到莲溪里,来到这条长约20米的小巷,一个人傻乎乎地看着,想着,并且对着那幢6号的旧宅子发呆。
  你知道我忽然间想到什么了吗?我莫明其妙地想到,假如时光倒流,这座旧宅子里面应该住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许多人。
  这是夏日的生活场景。一个穿着短裤背心,一个干脆光着膀子,两个男人坐在入门的大厅一角下象棋。他们喜欢空闲就“来一盘”。对弈无声,观者不语,交流常常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女的在给孩子扇扇子,躺在摇篮里的婴儿,已经甜甜地睡着了。还有一个稍大一点的女孩正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坐在门口写作业……
  各家各户陆续开始在做饭了。这是芋头蒸熟之后独特的香味,我喜欢芋头,喜欢这股味道。不知道哪户人家的厨房正在炒薄壳,金不换炒薄壳那股诱人的香气也飘出来了,真香啊!闻到了吗,这又是什么东西的味道呢?“半煎煮的巴浪”,还是别的什么海鲜?我仿佛闻到豆酱的味道,芹菜的味道,还有鱼露的味道……
  我继续遐想,把自己熟悉的,哦不,应该是把汕头人都熟悉的生活场景都统统付诸文字。
  从人家的厨房飘散开来的各种味道,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味道。我们的生活,也曾经是这样的。
  不仅味道,声音也是啊。“来,吃吃吃。”喝茶时,人们都习惯相互推让,“猛猛吃,不然,隔壁老叔以为我们在吃什么。”吃茶,常常“配闲话”,这是汕头人特有的“功夫”。
  “过来吃茶哩”。旧时厝边头尾关系好,晚饭后,邻居们相互招呼“过来吃茶”习以为常。停电时,煤油灯下一张茶几,三五邻居就那样围坐在一起,来泡“色种”,再换泡“一枝春”,“到夜吃吃吃”……
  夜静了。突然“嗖”的一声,一只硕大的老鼠从“屎沟”蹿出来,顺着楼梯的扶手快速爬上二楼。此后不久,有老人开始一声两声咳嗽,之后便越咳越厉害,把孩子也给吵醒了。孩子一阵哭闹过后,莲溪里又寂静下来。
  天快亮时,隐约又传出某种声响,那是床板轻微晃动发出的“吱吱”的响声,以及男人喘气,女人强忍着不太敢尽情释放的呻吟……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房间里稍有任何动静便会无限放大,关于人的各种自然声响便会显得如此美妙,如此直抵人心。
  一座旧宅,一段遐想,在春日的阴霾中发酵。它好似镌刻在飘忽的梦里,留下模糊而悠长的背影,悄悄地在迷蒙的雨雾中消失。
  流年似水,生活依旧。昨日我再度来到莲溪里,只看见6号那座旧宅二楼的窗外已是杂草丛生。那些杂草因了阳光雨露而长得格外翠绿。
  我意外地发现,二楼小阳台晾晒着衣服,谁还住在二楼?
  推开那扇木门,里面依然是一股霉味,四周无人,后侧的天井扔满了杂物。在这座空荡荡的老宅里,我斗胆拾级而上,一扇门却关着。





[Modified By 汕头边城 On 2009-3-6 1:02:30]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社会
达人介绍:《岁月留痕》作者查看更多达人文章
全部只看楼主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21楼
“掺少”对面
--------
生动!
潮汕话
有些不知如何写
所以
我们
只有我们才能意会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22楼
过爱食豪果:我正计划写
那条叫国平二横、雨伞街好像。
希望你给我提供更多的线索
先谢谢啦
nancy2007
nancy2007
23楼
楼主很不错!我可是边看边想象当中的场景。小学时代就在五福路度过的,不过当时小,真的对你说的那个地方没什么印象了。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24楼
希望 20/F来讲故事
过爱食豪果
过爱食豪果
25楼
对啊,应该就是叫雨伞街。太亲切了。
期待边城大哥拿起相机把雨伞街从头到尾拍一遍。好想通过照片再看一看昔日
那一栋栋熟悉的房子。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三十年前,那里该是一番多么热闹的景象啊。
最最记得雨伞街快接近国平路那里,有一间卖浮豆干的,那时候,一家人最开
心的时刻,就是买来浮豆干,爸爸他们几兄弟围在一起,吃浮豆干配酒,在扶
豆干隔壁,还有讨果条面的小店,小的时候我是在奶奶家长大的,晚上肚子饿
了,奶奶给五毛钱,拿着口共,咚咚赵跑去讨共果条,上面铺满了猪肉丸,在
冷冷的冬夜,吃上一口共热气腾腾的果条汤最舒服不过了。
在雨伞街的第一条横巷,左手边有一间小学,估计是叫国平小学吧,原谅我老
是记不住那些名字。好象那还是我爸的母校。哈哈。门口有一间卖小零食的临
时档,好象撑着太阳伞做生意的那种。有各种各样小时候才有的零食,一毛钱
好象十张还是更多张的风吹饼,还有一条条空心的类似管一样的零食,问了很
多人,都没能记起它叫什么名字。有很多种颜色。
在小学的对面,有一个大门牢,里面住着一位我称她为白毛老姑的亲戚,呵
呵,顿时想起的。
第一横巷的右手边,有一间托儿所。

qqboyhik
qqboyhik
26楼
很怀念的东西,很怀念的记忆~~~希望边城兄再接再厉
dlhy203
dlhy203
27楼
回25/F 过爱食豪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最记得雨伞街快接近国平路那里,有一间卖浮豆干的,那时候,一家人最开
心的时刻,就是买来浮豆干,爸爸他们几兄弟围在一起,吃浮豆干配酒,在扶
豆干隔壁,还有讨果条面的小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所描述这段路叫旧公园内街,这一带简称叫"旧公园",是有一座小学叫国平路
小学位于这段路北侧。
国平路小学东侧的巷叫旧公园右巷
国平路小学西侧的巷叫旧公园左巷
还有一道连接同平路和国平路与旧公园内街平行的叫旧公园前路,这旧公园前路
往西直行便是乾泰厝内。
至于雨伞街,就是你所说这段路过了国平路后继续往东的石板老街叫国平二横,
俗称雨伞街。
过爱食豪果
过爱食豪果
28楼
TO:27楼
哦.原来搞错了,哈哈.
不过因为雨伞街也很熟悉,所以误以为是它.雨伞街是不是直出就是福合埕,以前要穿过很多的小巷,可以通到一个电影院,叫新光还是什么的.记得巷子里有个伯公,旁边有个卖咸菜的老姆,都叫伯公老姆的咸菜.
冰冰红茶
冰冰红茶
29楼
晕,我同学(也是E京的"迷魂儿")以前就住在莲溪里头.她家楼下是一家"红灯区"发廊,对面是佛堂.我家以前住在旧公园右巷.我家楼下是"水产".
dlhy203
dlhy203
30楼
继续回过爱食豪果(28/F):
------------------------------------------------
雨伞街是不是直出就是福合埕,以前要穿过很多的小巷,可以通到一个电影院,叫新光还是什么的.记得巷子里有个伯公,旁边有个卖咸菜的老姆,都叫伯公老姆的咸菜.
------------------------------------------------
雨伞街直出就是福合路俗称福合埕,没错。
穿过那些小巷,这小巷叫绞萣地,具体绞萣几巷几巷我就不清楚。
的确从福平路往北数第二条巷的巷头有一摊卖咸菜的,摊主是位老姆,她的咸菜特好食(香)
过爱食豪果
过爱食豪果
31楼
TO 023:
你对那些路名巷名可真熟悉,你要是能把那一带的地图大致的画出来就好了,那样会形象好多的。
dlhy203
dlhy203
32楼
接以上 过爱食豪果 的发言,我继续讲:
旧公园内街北侧的国平小学(记不起是否有个"路"字)原来是谢厝祠,是一座潮汕
老祠堂式正面结合西洋建筑有二层楼,而且顶层中间部分还加一座带有西洋柱的
四柱方形亭上面有支旗杆,当时的形象颇有气势,后来前面这部分不知是什么税
务还是工商部门办公之处。
这是依稀的印象,描述不一定准确.
百姓也不少人泛称这旧公园内街为:谢厝祠。

边城老师:很对不起,我罗嗦了而且严重走题了,海涵。

[Modified By dlhy203 On 2009-3-10 23:37:42]

过爱食豪果
过爱食豪果
33楼
哈哈023,就算你跑题了,也是我造成的,让边城老师来找我算帐好了。
至于那个小学,好象应该是叫国平路小学。印象中是这么叫的。我记得它有两个门,我不是读那所小学的,但依稀记得很破很旧,旁边还有一栋老师的宿舍。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34楼
“绞萣地”,呵呵,从小就听说这个词,但一直都不知道怎么写。在我记忆中,似乎父辈及以上的人才大多管那一片地区叫“绞萣地”,到了我们这一辈都叫“新光电影院”。。。

以前我家就住在新光电影院后面,从小看着“金凤坛”是如何从无到有(以前似乎是个停车场),在“洪阳医院”缝过针,到“新光电影院”逃票蹭电影看,到“龟蛇店”(野味店)拿树叶喂小白兔,去“东西头”(公共厕所)拉屎。。。

在“东西头”路口有一家打铁铺,专门制作铝制的箱子什么的,那家人现在貌似还在附近有开店;“新光电影院”还附带有一个录象厅,很神秘的样子;“新光电影院”对面是“向群百货店”(名字也许记错了);现在“福合派出所”(?)的旧址是一间化工店。。。

汕头一人
汕头一人
35楼
我小时候就住在莲溪里7号,对面就是6号.
汕头一人
汕头一人
36楼
当时巷里是8号的华侨最大,印尼的;6号次之,越南,是做布生意的。8号现在还有人住
dlhy203
dlhy203
37楼
以上28/F 34/F帖中都提到新光电影院
纠正一下:是新观电影院,“观”不是“光”
新观电影院后面就是茭萣地,(据闻一百多年前这里仍是海边淤泥并长了不少叫
茭萣的植物,后而得名茭萣地)大部分民宅是木屋,很低矮,是贫民区,小巷横
直交叉密集,有四条较长(均为东西走向)其中二条叫茭萣二直巷和茭萣三直
巷,其余都忘记了。
前行转左
前行转左
38楼
“茭”指红树林。以前官话,现在的普通话“茭地”直译潮音时候被误译成“胶鼎”,后汕头人都称此地之“胶鼎地”,孰不知此“鼎”为“地”。一字错,百年事。

莲溪里最大的印象就是旁边的红烧狗肉。80年代末生意火爆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也是我少时第一次吃狗肉的地方。

新光电影院录像厅的里面原来有一两层小楼。是国民政府时期,情报部门的所在地。“深挖洞,广积粮”的时代,在下面挖防空洞,发现有一地牢,内有白骨两具,旁有日军刀、军服。传说很多,比较靠谱的是日据时代,日人也拿来当秘密活动据点,后日败,两军官封闭地牢,在里面自杀。

谢厝祠的拥有者是一泰国华侨家族,在汕头解放后,只留下一女子看管。此人街坊皆称之为“泰国婆”。后来居于“福合沟”一叫“仙丹巷”(或叫"仙东巷”)。70年代后期去世。无子嗣。

登瀛梨雪
登瀛梨雪
39楼
嗯,莲溪里6号~


山头老生
山头老生
40楼
接dlhy203老人的话题
  “雨伞街直出就是福合路俗称福合埕,没错。”我已经没有印象了,如果这
个位置没有错,山头老生就联想下去了:
  雨伞街,在国平路和福合埕中间,很短。雨伞街直出就是福合路俗称福合
埕,从西向东。直出福合埕,前是福合路俗称福合埕,左是市场。右是另一条小
路,在出雨伞街转右的对街路口,从前有一家煤炭铺,煤炭铺的旁边有一家极小
的“牛肉圆”小铺,就是所谓著名的福合埕牛肉圆的前身。
  雨伞街从东到西(相反),出街口的地方,却是一间厕所,厕所有两道门,
一道出雨伞街,另一道出国平路。出另一道国平路,往北走,大致50米,就到
了“群众电影院”了呀。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