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潮汕看点

【草根播报】范东升、倪青青:新闻人素养从小养成 ——与潮汕小记者聊天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 达人
2014-04-01 10:071.0万 阅读 | 评论 3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还有其他小记者要提问吗?”讲座主持人宋骥弘老师话音刚落,小同学们一只只小手“蹭”得举得老高,小脑袋往前挤,有的甚至从位子上站了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向范院长和倪教授提问,真不愧是小记者!
    这是来自汕头《潮汕少年周刊》和49所小学的小学生记者们,他们正在参加汕头大学记者节系列之“新闻人素养从小养成——与潮汕小记者聊聊天”的讲座。汕大新闻学院范东升院长和倪青青老师为小记者们分享自己从小培养新闻素养的故事。
    范东升院长:父亲范长江的言传身教
    “从这块树皮的纹路可以看出它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如果让我来判断,可能有上千年。”范院长拿着一块干树皮向观众介绍道,“由于沙漠中的空气很干燥,这样的树皮能够非常长久地保存。长时间保存,它会变成化石,更长时间,它会变成炭。但是如果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方,它可能没办法保存。”
    然而,这块看似普通的胡杨干树皮是他不久前和其他老师带着汕大学生重走中国西北角时在内蒙古捡的。

1.jpg

(范院长向大家展示从内蒙古带来的树皮 摄/郭奕舒)
    谈到内蒙古之行,范院长回忆道,这次去内蒙古是因为他父亲范长江曾在1936年到西北角采访。当时,抗日战争即将全面展开。范长江预测,沿海一带必不可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而荒僻的西北地区的现状却很少为人所知,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和研究,让更多人知道西北和西南的情况。
    不久前,范院长发现很多父亲画的路线图根本没有路可走,悬崖、大河,都是无法逾越的阻碍,“我无法想象他是怎么走过去的。”此外,为了打破当地控制者的封锁,范长江先生还得同化当地的着装“混”进去。
    尽管环境恶劣、地形复杂,范长江仍到西北角进行深入调查,并作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对于范院长来说,父亲到西北角的故事背后的精神是他这次重走西北角的意义。“就像我父亲所说的,作为一个记者,要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他说,“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当你为国家、民族还有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那就非常快乐。我觉得这是我父亲的非常重要的体会。”
    而他长大后也跟父亲一样,选择了当记者。小时候的范院长并没有从父亲那里学了很多当记者的技巧。但是,范长江常常告诉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关心更多的人。正如范长江先生的《记者工作随想》中所写的,“一个记者,如果能够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倪青青老师:做你喜欢做的事
    与继承父亲职业的范院长截然不同的是13岁就到美国生活的倪青青老师。倪老师生活在一个音乐世家,然而唯独她选择了新闻。
    倪老师小时候被迫学钢琴,小学时被选去当跳水员,但是她都不喜欢,所以没学多久她就放弃了。倪老师笑着告诉小记者们:“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每次看到妈妈给那些跳舞的演员们弹钢琴时,就特别羡慕。可是,学芭蕾要有高挑的身材,所以我没办法。”
 
2.jpg
(倪青青老师向大家分享故事 摄/郭奕舒)
    直到大学,她仍自己的未来十分茫然。然而一次野营,让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那次野营,她才知道,自己的姥姥原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更有很多她觉得有趣,但却从不知道的故事。倪老师自告奋勇想帮姥姥实现写下自己故事的心愿。“可惜到后来姥姥去世了,我也没有帮她把故事写下来。”倪老师说。
    后来,在美国受到歧视的少数民族举行了一次大游行,并到学校向大家讲自己受到歧视的故事。令倪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位身材娇小的亚裔女生。“她们手拉手走上台,讲她们在美国长大的故事。她们长得和我好像,而且她们的英文比我还烂,但是她们的故事抓住了一千多人的心。他们都在哭,因为她们讲得很动人。”从那以后,倪老师决定以后也要当一个讲故事的人。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国际关系研究院提供的丰厚奖金,向别人借了3万美金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读书。她觉得这是值得投资的,因为她在做自己爱的、觉得有意义的事。
后来,她做了外籍驻中国记者,“虽然我没能帮姥姥讲故事,但是我帮很多很多别人的姥姥讲故事。”倪老师和小记者们说。她走遍了中国很多地方,并报道了很多人的故事,更是在报纸上讲了自己的故事。
    “我觉得成功的秘诀就是乔布斯所说的‘做你喜欢做的事’。我生活在一个音乐世家,唯独我选择了新闻,因为这是我爱做的事,而且我可以做好它。”
    出于这个理念,曾经是记者的她选择了到汕大教书。“汕大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它吸引了我。在这里我找到了同路人——范院长,还有Peter Arnett。”倪老师说,“我们都来这里,因为我们想为中国做点事情,想为培养中国下一代新闻人作贡献。”
    小记者们提问不俗  
    讲座现场小记者们高高的举着手,期待能够得到发言提问的机会,带队的老师也在学生身边鼓励小记者们提问,现场一片热烈。
    “请问范院长,您的父亲是怎么教育您的?”、“中国小学生身体锻炼和学业如何平衡?”、“美国一儿童发表反华言论,您认为儿童应该发表政治观点吗?”小记者们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让在座的老师和大学生赞叹不已。
    据宋老师介绍,这些小学生都是从汕头各个中心学校中遴选产生,他们都是为了讲座精心准备而来。
    本次小记者代表之一、《潮汕少年周刊》的小记者郑曦询问倪青青老师:“倪老师为何不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学习而选择普通的中国小学?”倪老师笑着告诉小记者们,自己从小的家庭条件也很艰苦,而她认为磨难是能助人成长的。所以虽然汕大附小的条件比美国的小学差很多,但她还是坚持让孩子在这里学习,“我也是汕大的工作人员,我的孩子应该在这里读书。”
 
3.jpg
(小记者们向老师提问 摄/郭奕舒)
    “请问您如何看待昨晚《新闻联播》播出的小学教育改革问题?”一名东厦小学的小记者举着话筒说道。范院长答:“才上小学就留意这类问题,非常不简单。小学教育改革,应该说就是取消重点制度。这有点像大学的985和211。这样的改革是好的,因为可以避免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更能促进教育的发展。这么说也许小朋友们有点难理解,以后就能明白了。”
    每个小记者提问的问题,两位老师都认真地回答他们。但由于时间有限,讲座快结束时,倪青青老师提议每三个小记者提问后再进入回答环节。“因为我很想知道他们会问出什么问题,非常有意思。”倪青青老师说。
 
记者 蔡有婵 张丽萍
编辑 郭泽纯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社会
达人介绍: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组织查看更多达人文章
全部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