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澄海“青菜妹”上央视了!

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网友开始关注一个来自广东汕头澄海的“00后”女孩。女孩名叫杜梓妍,是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农人。
凌晨菜地里的“00后选品官”
杜梓妍告诉记者,最初卖菜只是出于爱好,想体验农民生活。第一次卖超大芥蓝,她还闹了个笑话——把“数量”看成“价格”,第一单就亏了本。
但慢慢在卖菜的日子里找到乐趣,这份最初的体验,也就成了她一直坚持的日常,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碰到她,也会亲切地喊她“青菜妹”。
“青菜妹”在菜地里“选品”格外较真:菜要是没透着新鲜劲儿、看着不够“精神”,或是重量没达标,根本没机会被她选中。摘完菜后,光仔细洗干净还不够,她会把每一把菜都细心绑好,称重时还特意多添上一些——通常1斤的菜,她会称到1.1斤,就怕蔬菜水分蒸发后不够秤,抱着“不让顾客吃亏”的理念,主打一个诚信经营。
如果在路上碰巧遇到“青菜妹”,只要打声招呼,自家农产品就能搭上她的“顺风车”。
记者跟着“青菜妹”后头骑了一路,感觉她身后的筐子又沉重了不少。对于卖菜,青菜妹也有她的坚持:好卖的菜,她反而不卖了。
边卖菜边通过短视频
推介家乡农产品
记者跟着“青菜妹”一路从菜地到菜市场,骑车40多分钟后,“青菜妹”仅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就卖光了三十多斤的蔬菜,“青菜妹”笑着说,这离不开她的“粉丝”和乡亲们的支持。
“青菜妹”伯母怕出镜,但为了帮她摘菜,会特意戴上摩托车帽遮挡住自己的脸;还有不少乡亲,怕她不懂行,主动拉着她讲种菜的门道,从选种、施肥到辨认菜的好坏;有的村民会毫无保留把自己做生意的诀窍教给她……这份藏在腼腆里的热心,成了她最踏实的底气。
“老式少女”的田间“治愈法则”
为了能坚持自己的公益“带货”事业,“青菜妹”在卖菜之余,发挥自己学数字媒体专业的优势,在短视频平台上琢磨内容、打磨镜头,从脚本构思到剪辑发布,一步步用心发力,只为让更多人看见家乡的好食材,也让公益的初心能稳稳落地。
杜梓妍的人生选择,藏着一份对生活本真的清醒与热爱。大学毕业后,她也曾在大城市闯荡,但因为薪资与家乡汕头相差无几,这份现实的考量,让她最终选择回到老家发展。
她说:“我就是喜欢到田里、喜欢跟农民打交道,大家叫我‘青菜妹’‘老式少女’,我都觉得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