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电鸡”困境,能缓解吗?广东宣布今年将系统治理“电鸡”管理难题

除了提及要集中整治酒驾醉驾、超限超载、“飙车炸街”等违规现象,小编还关注到一点:
“系统治理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
怎么处理?发布会提到,采取的措施将包括:今年将推进电动自行车规章制度建立、非机动车道建设、AI智能劝导等。
汕头交警治理“电鸡”
这几年,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电鸡”难题愈演愈烈,电动车超速、闯红灯乱象,电动自行车“无路可走”等情况,比比皆是。
小编从新闻看到,号称“电鸡之城”的广州,最近也加大对“电鸡”的出手力度,拖车、罚款不手软:
1、广州街头出现大量警力拦截处罚违法“电鸡”(遮挡车牌罚款50元,非法改装罚款200元)
2、新增大量“电鸡”抓拍摄像头
图源:广州房产
那么,“电鸡”难题在汕头,有什么表现?
01.
不到4年,翻了8倍多
汕头“电鸡”登记量,激增!
我们先来看看汕头“电鸡”有多少,据有关数据:
● 2020年10月,汕头登记的电动自行车4.5万辆。
● 2021年3月,增至超7万辆。
● 2022年2月,仅中心城区登记上牌的接近15万辆。
● 至2024年上半年,汕头登记上牌的合标电动自行车有37.7万辆、登记上临时牌的违标电动自行车有3.9万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尚有至少10万辆电动二轮车未登记。(来源:汕头发布)
不到4年,汕头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数量翻了8倍多,且还在猛涨。
一方面是成倍增加的汕头“电鸡”,一方面是立法规范“电鸡”管理刻不容缓。
汕头交警治理“电鸡”
去年11月底,汕头市公安局发布了《汕头经济特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这份意见稿,对生产和销售管理、登记管理、通行规定、停放场所与充电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都做了规范:
驾驶未经登记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罚300元。
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驾驶等,警告or罚50元。
未按照规定停放影响通行,责令改正,警告or罚50元。
……
对比广州“电鸡”的规定与处罚,如“三次违章拒不接受处理,扣车”、“违规停放充电,车主最高罚1千元”、“非机动车道限速15km/h”……
汕头版还是比较温和的。
02.
汕头“电鸡”的治理
设待行区、抓拍曝光、“共享”封号
治理“电鸡”,汕头的举措自2020年起,市中心区域就陆续增设了道路隔离栏,旨在规范行车秩序,解决道路混乱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汕头治理“电鸡”有了更明显的“行与罚”,比如:
● 设置两轮车待行区【详情】,将“电鸡”和机动车的通行时间错开,保障双方的行驶安全。
● 针对骑共享电动车违规行为,则联合封号不手软。
有人吐槽说“在广州,电鸡拥有最高路权”,称广州电鸡会出现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高架桥上、隧道里等一切能走的路上。
这点,在汕头也有时有发生。
针对这些“乱行”,汕头交警部门曾“上桥劝、下桥查”,整治摩电上快速路、进海湾隧道,并一一曝光。
不少汕头市民,也都对这种“乱行乱闯”的违规行为,不赞同、困扰、憎恶。
之前,有网友提议海湾隧道开设非机动车道,就引起其他网友反对、骂声。
03.
汕头“电鸡”的难
乱停成“停鸡坪”、充电有纠纷
当然,汕头“电鸡”的“泛滥”,还体现在“乱停乱放”。
停车场、架空层、人行道、公交站、路边车位间隙……只要有空间塞得下,电鸡就敢停在那。
这边,有e京网友曝光万象城前某公交站被电摩“围剿”,那边就有网友举报“自家小区电动车乱停”。
这世界,有时让人觉得就是一个巨大的“停鸡坪”。
而随着汕头“电鸡”保有量的增加,“电鸡”充电也存在隐患/纠纷。
比如,私接电线充电,是e京报料栏目的常客。
又比如,汕头不少小区业主都曾吐槽过小区内充电收费贵的问题。
这几天,汕头有关媒体也开始宣发了关于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信息,严明充电费用应明码标价,充电用量应单独计量。
小编也注意到,如今汕头街头有些地方已开始出现电动自行车充电区。
在汕头,“电鸡”扮演着重要的短途通勤角色,在这个公共交通不发达、部分道路窄小的城市里,它是绝对的刚需,市民生活已然离不开它。
如果能正确管理,无论城市发展,还是居民生活,都会有质的提升。
希望有朝一日,汕头“电鸡”处境越来越好,有路走、有地停、有电充!
据说广州流失人口也多,基本往浙江一带走,而汕头理应多宣传交通意识,多包容底层人民群众,才能引进更多的外地人才,有人流量才是王道,如以罚款为目的那么我绝对相信再次流失人才。
关于电动自行车自然或引起火灾的,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用盐酸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