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称汕头游神,网上出现交通、卫生等吐槽之声!提了几点建议

最近,有网友在汕头市政府官网《民声热线》访谈栏目提及,称汕头地区正月“游神”在各村四面开花,吸引不少外地游客亲身感受,但随后网络出现了吐槽声音,主要在于现场交通秩序混乱、卫生状况和服务不佳等问题。
该网友表示,游客一方面为传统活动所折服,一方面又因环境配套产生心理落差。个人觉得就陇田美丽乡村的巡游环境是少数相对较好的。
同时,这位网友表示每个市民都是汕头文旅宣传官,都乐于把本地活动向外地朋友推荐,希望他们获得好的体验,但现实里乡村活动自发性强,管理疏散,基层治理有限,仪式的完整性更受重视而非游客体验,导致服务意识滞后;传统观念认为祈福应事先清除杂物,在整洁有序中进行方能发挥最大功效,但是公共空间被视为世俗领域而非神前净地,二元分割思维削弱了环境维护动力。活动既然是村居自发组织,不是文旅部门所管,希望农业农村部门担起引导作用,促进传统民俗活动向现代化转型,让传统仪式与区域品牌建设的长期利益达成价值共识。
因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1.借鉴台湾大甲妈祖绕境经验,建立“神明巡境.全民净路”的象征性治理机制,将洁净观念扩展至全域空间。
2.成立民俗活动联席办,部门牵头制定民俗活动服务标准,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纳入活动审批要件。
3.划定“文化缓冲区”,参考日本高山祭在巡游路线设置移动式生态厕所,增设垃圾桶,通过5G基站实时监控人流。
4.试点“民俗活动服务官”制度,由返乡大学生担任活动协调员。
网络配图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在感谢了该网友对汕头传统民俗活动的关心关注后,回复:
传统民俗活动的组织管理涉及多部门,一般由文旅部门或地方政府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市农业农村局作为政府部门之一,也高度关注汕头乡间的各项传统民俗活动,指导各镇村在春节、元宵节等民俗活动密集期,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的清理保洁,营造干净整洁的节日氛围。经统计,2025年1月,全市农村地区累计清理各类生活垃圾10.3万余吨,清理沟渠池塘水体漂浮垃圾9100余处,群众投工投劳达8.1万人次,有效改善了春节期间的农村人居环境。
而针对该网友的建议,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主要每个村里情况不一样,没办法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