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多条公交线路“空跑”的背后,矛头直指共享电动车?

2017年年初,共享单车来到汕头,掐指一算,已经7年。
7年间,共享电动车取代共享单车在汕头的街头奔跑,人们对其带来的“新鲜感”早已淡化到习以为常,而最初关于“共享车辆对汕头公交发展的影响”的问题,似乎也不再有很多人提起。
那么,共享电动车VS公交之间的胜负,有答案了吗?
#01
汕头的公交车没人坐?
需求还是有的
先来说说几个具体情况。
农历新年前,位于东海岸泰星路的潮汕博览中心举办了新春年货节,有网友兴致勃勃地计划前往,却在等公车这件事情上面花费了不少时间。
近日,巨峰寺上的桃花盛开,不少想从市区搭乘公车前往的市民通过百度地图查询发现,想要直达巨峰寺,除非在濠江转乘濠江公交专线2路,否则在其他站点下车后都需要步行很长一段路。
其中,距离巨峰寺最近的站点“磊广高速路口”有1.5公里远,大约需要步行超30分钟。
另外,据网友反映,“濠江公交专线2路”目前暂无运营,小编在“车来了”等实时公交查询小程序里也没有找到该线路的信息。
可见,类似从人民广场到东海岸、市区到濠江这种远距离的出行,还是有不少市民会考虑舒适度和性价比,从而希望选择公交。
此外,大年初三,小公园人流量最多的一天,附近的公车站挤满了等车的市民游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游客对汕头公交的需求量。
摄于大年初三,汕头开埠文化馆公交站
#02
班次少、绕弯路、站点多重复
汕头多条公交线路在“空跑”
当然,特定条件下人们对汕头公交需求量的增加,并不足以维持其日常运营。
想必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平时会经常坐公车的人无非是学生党或老年人,除去早晚高峰期,公交车上的乘客寥寥无几。
有公众号曾在去年12月发布的文章中提到,汕头不少公交车存在每天“空跑”的现象:
“空跑”的背后原因,既有因为班次难等,也有不合理的公交线网规划和弯绕的线路设计增加乘客时间成本,影响通行效率,降低乘坐欲望,甚至有大量公交线路连续几十个站点走向重复,形成冲突。
市区多条公交线路绕路严重
就连去年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开设的小公园旅游公交专线,也因为指引不足、始发站远离核心酒店群/交通枢纽、单向线路无法返程等问题,导致鲜有人问津。
2023年国庆期间空载的市区旅游专线
图源@原地踢桃Tikto
久而久之,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直接、便利但价格更贵的出行方式,网约车、共享电动车也就越来越受欢迎。
#03
公交“空跑”,共享“担责”?
多元交通出行方式应是互补不足
说到这,有人要说了:公交车的“空跑”,共享车辆该“负上点责任”吧。
这种说法随着共享车辆的出现而出现,也随着公交车运营状况而愈来愈难深入人心。
2024年过年期间的老市区,图源网络
事实上,标签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共享车辆,虽然有其极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但同样也有“短板”。
譬如,因小公园周边交通管理需要设置了共享电动车禁停区,不少人骑到门口了才发现不能停车:
红色区域为禁停区
譬如,过年期间多家共享运营公司涨价,以哈啰为例,骑行32分钟在平时只需要4元,过年期间则需要7元,骑行成本增加:
譬如,大年初二焰火晚会期间设置共享单车断电区、海滨路设置共享车辆禁行区等,都打破了共享车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优势。
此时,公交车的优势便凸显出来:
小公园附近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并设置多个站点方便出行、过年过节不涨价、大型活动如焰火晚会或演唱会期间提供专线公交,都能一一对应共享车辆的不足。
>>>>>>
不局限于对方对自己造成的困局,而是发挥各自长处,这样互补不足,才会有利于城市交通多元化发展。
对于汕头的公交或者共享电动车,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分享讨论。
本文信息来源:原地踢桃Tikto、网络等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