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全国人大代表黄炳章呼吁:公共场所应普及配置AED;汕头已启用百余台AED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被誉为“救命神器”。近年来,给公共场所尤其是人流量较大的交通站点配备AED的群众呼声越来越多。
人大代表呼吁:公共场所应普及配置AED
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我市全国人大代表黄炳章高度关注这个民生热点问题,他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快普及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的建议》,呼吁各级政府加快普及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的实施步伐,推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产品的应配尽配。
黄炳章在建议中提到,国家卫健委办公厅2021年12月28日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辖区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人口数量及密度、辖区面积、公共场所数量及类别等因素,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进行科学规划,明确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要求,包括数量、密度、点位、安装规范等。
目前,国内深圳、杭州等城市在AED配置率方面表现突出。杭州是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和使用的城市。但鉴于目前此类产品更多依赖进口且价格比较昂贵,使许多城市在AED配置上相对滞后,尤其是广大基层社区或农村。地方政府的财力远未达到普及AED的能力,是AED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难题。同时,AED相关法律和配套规定仍待完善和细化。
“可喜的是,目前不少城市在推进配置AED的工作上已取得明显进展。例如北京市教委发文,明确北京市内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配备AED,而且至少配备一台。《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也明确在机场、火车站、体育场馆、学校等多个场所必须配备AED。”黄炳章告诉记者。
他表示,应通过细化立法,规定配置AED所需资金投入视为政府“民生工程”纳入本级政府财政支出,并将与急救有关的细节,包括应如何操作、如何免责,救人者可能受到的财产损失应如何补偿等写入相关规定,也可让公众施救时得到更详细的指导,这是打破AED推广瓶颈的重要举措。
同时,鼓励国内相关企业自主研发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产品,提高国产化率,降低成本,促进普及推广。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团体自行购买安装,提高配置率。加大普及AED操作及急救技能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鼓励专业人士培训志愿者持证上岗,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汕头已启用百余台AED
日前,汕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已在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各体育运动场馆、大型商场、公园、寄宿制学校、各级政府办公楼、机关政务服务窗口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100台AED。
汕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也对配置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在服务范围内碰到突发意外时能正确使用设备实施救护,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南方+
有设备也要有人会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