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2025净网专栏

小心“馅饼”变“陷阱”!四川达州公安网安部门破获2起侵公案

ESSION
ESSION 站务
2025-05-07 15:34发布于 广东3087 | 评论 0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QQ截图20250507152822.jpg

“贪小便宜吃大亏”


一些不法分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诈骗陷阱,通过送礼物的方式拉近关系、博得信任,然后以帮忙的名义诱骗用户手机号码及验证码,进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还可能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案情回顾

近日,四川达州公安网安破获两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640.png


【案例一】

     犯罪嫌疑人肖某、杨某长期流窜于达州达川、渠县、大竹等地,专门在人员密集场所,以虚假宣传、赠送餐纸等方式诱导群众提供手机号及验证码,后以10元、15元、30元不等的价格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不法平台,获取非法利益。这些平台获取用户的手机号和验证码后,用于注册社交平台账号,进而实施网络传销、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肖某、杨某两人通过这种手段非法获利68000余元,受骗群众多达2000余人。     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对两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640 (1).jpg


【案例二】犯罪嫌疑人李某等7人在达州达川、高新、大竹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免费发放纸巾、面条等小礼品的方式,诱导群众参与活动,在群众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他们私自获取公民的手机号码、验证码、人脸认证等关键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大量注册实名账户。之后,李某等人将这些账号以10至60元不等的价格非法出售。经调查发现,这些账号被用于涉黄、恶意引流等违法犯罪领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截至目前,李某等人通过上述违法犯罪行为非法获利共计6万余元。

目前,6名涉案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人被行政处罚。


640 (2).jpg



网警提示

筑牢“五道防线”,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1. 坚持信息最小化原则:注册网络账户时,仅提供必要信息,避免过度授权。

2. 警惕街头扫码与网页抽奖:拒绝向非正规平台授权手机权限,不参与不明来源的扫码领礼品、网页抽奖等活动。

3. 强化验证机制:启用二次验证,如在设计支付、通信等重要平台绑定人脸识别、硬件密钥等多重验证方式。

4. 自查数字足迹:登录运营商官方APP,检查名下是否有陌生副号或异常业务订购。

5. 警惕免费陷阱:切勿因“0元领取礼品”等小利,轻易提供手机号及验证码,切勿外泄验证码,防止身份被冒用注册账号。

      保护个人信息,从细节做起,守护自身安全!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 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来源:广东网警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