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汕头故事

【汕头边城作品】瑞安里:云淡风轻 日子依旧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2009-03-17 07:151.4万 阅读 | 评论 35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瑞安里:云淡风轻 日子依旧

  瑞安里只剩下2个门牌号码,只剩下那2幢老式的房子了。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瑞安里这个地名会彻底消失,就像韩堤东巷、韩堤西巷、联韩里、联韩里后巷、新洪巷、洪祠前街、后沙前街、下涂坪一二三四巷以及南海一二三四五横街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人们的视线。
  或许,过不了多久,瑞安里这个名字真的就会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我想,什么事情皆有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三月的鮀城,云淡风轻,街头的木棉再度开花。
  晴朗的早晨,我再一次来到“胡文虎”一带,若无其事地东逛逛西逛逛,许多老房子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小区那个小区。那些陆续改建的小区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在我的眼里远不如老房子那么精致好看。
  可惜,老房子早就拆得所剩无几。
  瑞安里,在旧城改造中被“掐头去尾”,如今就剩下那2个门牌号码。从外表上看,瑞安里2号是一座两层的老房子,水泥的方型门框向里凹进大约50厘米,石门斗内便是木格的旧杉木大门,上面挂着一个做工粗糙的木质信箱,写着“瑞安里2号”。
  这个木门似乎永远都关着。我来过好多回,可每一回都看到大门紧锁,那个信箱也一直挂着。隔壁“瑞安堂药店”一位阿姐告诉我,里面还有人居住,但这个门很少开,他们都是从铁门出入。阿姐说的铁门,实际上是紧挨着药店的一个小拉闸门,它同样是一直关闭。
  我曾经敲响拉闸门,但了无动静。
  瑞安里2号里面住着多少户人家,现在还有哪些人住在里面?我试图走近他们,跟生活在这幢老房子的人聊聊,可惜一直“不得入内”。

  我不止一次地围着这座老房子转,有时干脆站在一旁仔细观察它。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老房子,二楼上面的窗户玻璃早就破损严重,缺了玻璃的地方用薄膜代替,其作用同样是采光和挡风。
  稍微离远一点,可以看到这座老房子的天台。天台上有一类似“虎头窗”的建筑物,不过它比过去人们常见的“虎头窗”漂亮得多,也气派得多。远远望去,它好像是琉璃屋顶,好像是飞檐斗拱,好像是古色古香。我不懂建筑,不明白这样的构筑物到底应该叫什么,我仅仅是在马路一角抬头眺望,视野所及,便觉得这个颇有点像“虎头窗”的老式建筑很漂亮。
  因为“不得入内”,所以我无法看清这个构筑物的全貌,无法了解它建于何时,有何作用。我猜想,或许它只是二楼通向天台的楼梯口,之所以像“虎头窗”,大概是可以起到通风和采光的作用。
  我注意到,天台之上种植了不少植物,除了角花、“花旺”,还有什么呢?我看不到。
  都说,距离产生美。能够吊起人们好奇心的,往往就是距离。由于“不得入内”,也由于“看不到”,所以就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云淡风轻的鮀城三月,街头的木棉花再度绽放。
  这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天气。接连几天,我跑了无数次瑞安里,脑子里自然会在思考: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
  与瑞安里2号相邻,是瑞安里4号。门口的对联写着:福地财源日日增 顺天生意年年旺。4号的两扇铁门也同样一直关着,它的门口悬挂着一个陈旧的广告灯箱“装饰水电安装”。距离这个广告灯箱不远处,铁雨篷下又悬挂着另一块广告牌:海柳烟咬。
  只剩下2个门牌号码,2幢老式楼房的瑞安里与南侧的镇平路福祥2栋形成一条数米长的“夹缝”。穿过这条略显昏暗的“夹缝”,另一端便是绿树婆娑的“红砖楼伯公”。虔诚的老婶老姆聚在一起,有的在闲聊,有的在跪拜,有的在打扫庭院……
  汕头老市区有数不清的“里”,有的“里”名气较大,有的“里”却鲜为人知,有的“里”则已经消失。
  瑞安里原是临民族路的一条巷,“汕头专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4月编绘出版的《汕头市街道图》上表示,瑞安里是解放大道(今民族路)连接瑞平路的一条小巷,其斜对面自北往南分别为镇安里、振安里、庆华里、太平街、志成街;而在瑞安里北侧是新洪巷和洪祠前街,西南侧则有后沙地和仙东巷。
  1982年9月第一版的《汕头市区地图》上,有新建里、振安里、庆华里、洪祠前街、后沙前街以及距离它稍微远一点的韩堤东巷、韩堤西巷、联韩里、联韩里后巷等,却没有瑞安里。1984年9月第二版的《汕头市区地图》,就只有“杂货商场”、仙东巷,瑞安里、新洪巷同样不再出现在地图上。
  地处瑞安里与“胡文虎”大楼之间的“杂货商场”,在汕头算是历史悠久的一个商场,记得我小时候大人们都把它称为“旧衣场”。那个年代它似乎就有开展“典当”业务,有些人家急需用钱,把家里的衣物拿起典当;有些顾客则到那里“淘”些便宜的衣物。
  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原先住在瑞安里的长辈应该比较熟悉。那座弧形的商场好像有着几个不同的名称,例如“旧衣场”、“杂货商场”、“旧货市场大楼”等。仔细一看,这座商场与瑞安里几乎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岁数”更大的瑞安里是在南面,离原来的红砖楼更近些。
  “我儿时的家就在‘胡文虎’附近,一条小巷里十几户家人关系很好,各家各户出门都不用锁门,小孩聚在一起丢手绢、玩“烟壳”、捉迷藏、跳橡皮筋。”一位网友说,那时的老街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一分钱一次看一本小人书的书摊,常常引得小伙伴们在那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记得,那个年代,逢年过节,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记得‘胡文虎’对面有一家国营副食品商店,当年我曾和伙伴屡屡盯着玻璃柜台内的各式美食久久不愿离去。”这位网友说,虽然一切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但是如此场景却早已被旧城改造的钢筋水泥湮灭了。

  被湮灭的又何止这些呢?
  “老妈原来住的那条巷叫做新洪巷。”那天,我和父母亲在聊起瑞安里的时候,很自然地扯到“旧衣场”、“胡文虎”、新洪巷、洪厝祠以及“蚝巷”和“面条巷”。“老妈”是潮汕人的叫法,祖母通常叫“阿妈”,曾祖母叫“老妈”,外婆这是“外妈”。
  我的“老妈”是庵埠人,我读小学的时候老人家就过世了。听父亲说,“老妈”那一辈来汕头创业至少有百余年,当时就住在新洪巷内。新洪巷位于“胡文虎”北侧,临廽澜桥南引桥。当年汕头有名的洪厝祠就在新洪巷内,或许跟洪厝祠有关,这条巷分成两段:名字分别叫新洪巷及洪祠前街。
  “老妈”在世的时候,我尚年幼,新洪巷虽去过多次,但印象不深,至于洪厝祠是什么样子我一点都不知道。我能够记住的是,当初“老妈”住的地方是老式栈房改造而成的,一个门楼进去,里面分成若干“格”,一户人家一“格”,住里面的几乎是可以“洗相的暗房”。
  洪厝祠不在了,新洪巷不在了,好多户人家集中在一条巷子内“撬蚝”的“蚝巷”不在了,老市区的许多街巷都不在了。
  如今,瑞安里就只剩下2个门牌号码了,关于它的记忆还能延续多久呢?

  岁月就像一条深邃而悠长的小巷,过往者总是步履匆匆,没有太多的驻足,太多的留意。当你回眸来路时,才发现,那些能够带给我们美好记忆的东西早已消逝了……
  有空的话,不妨去看看瑞安里,哪怕它只剩下2个门牌号码,哪怕它只是一座不甚起眼的老房子。我想,当你站在路边细细观察它的时候,或许你就会感觉到什么是岁月沧桑,什么是城市的印记。
  与瑞安里连在一起的那座弧形的“杂货商场”现在还在。它的地址是:民族路147号(老门牌),新门牌为民族路67号。可以说,老汕头对它非常熟悉。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的“旧衣场”颇为热闹,尤其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市内的以及来自郊县的顾客总喜欢到那里去逛逛。可是,现在它好像变得沉寂下来。
  如果说,今日的“旧衣场”能够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的话,那便是“杂货”二个醒目的繁体字,以及二楼上面破损严重的“押”字招牌。此外还有随处可见的“汕头杂货商场”、“汕头市物业拍卖行”、“汕头市瑞诚典当行有限公司”、“办理典当业务请登三楼”等等字样。

  作为汕头人,我生活在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呼吸融为一体,对这座城市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记忆。从瑞安里到“胡文虎”,从“洪厝祠”到“蚝巷”……我的思绪一直被老市区牵引,我的情感被温暖的回忆填满。
  阳春三月,云淡风轻,鮀城的木棉花又开了。
  早晨,和煦的阳光沐浴着大地。人们匆匆赶路,或上班,或买菜,或送孩子上学。我背着相机站在民族路边一家尚未开门的铺面门前,静静地观察着瑞安里,静静地观察着民族路来来往往的行人。
  我知道,我脚下的这条马路筑建于1926年,原名叫新马路,后更名民族路。传说这座城市解放的时候,解放军便是从民族路进入当时的市中心的。文革期间,民族路一度改称解放大道,1980年才恢复现在这个名字。
  汕头老市区就像是一座“富矿”,有无数的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一条路、一个“里”、一座楼,往往就有讲不完的故事。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女孩,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田园。田园是“岁月留痕”的忠实“粉丝”,她给我写了以下这段文字——
  因为喜欢汕头的老市区,所以总会抽时间去那里走走看看,有时候想些什么,有时候什么也不想。而告别它的时候,却是平息了日常生活中的浮躁之气。
  因为喜欢汕头的老市区,所以每当看到有关于它的图片或文字,便会留心欣赏阅读。比方说一个叫边城的人的文字,很安静的文字。这是很可贵的,因为这个世界不缺乏喧嚣,而安静则是一股力量。
  有时候读着文字也会在想,写着好看的老市区文字的那个男子应是有着一身静气吧?因为这样想着,也就静谧一笑,一笑而过……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社会
达人介绍:《岁月留痕》作者查看更多达人文章
全部只看楼主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1楼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2楼

临急
抱佛脚
昨夜写
dlhy203
dlhy203
3楼
不少好作品都在匆匆中完成噢~~

读边城老师这文章,使我立即想起新洪巷、洪祠前街、蚝巷、仙东巷、后沙地......

那是五十多年前(1953年)洪厝祠还在,洪厝祠是潮汕民居祠堂建筑,大概属于四点金或较小型的驷马拖车,我不懂得。

洪厝祠是洪氏宗祠又是三瑞小学所在,后改为爱群小学分校再后又改成镇平路小学的分校,当时我在这里读五年级,我们的教室就在祠堂进大门的门厅(过厅),因成了教室故祠堂大门一直没开,学校师生出入都走伙巷侧门,祠堂天井就是上体育课的场地,祠堂大厅为礼堂,正中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两幅画像,领袖像的背后好大的一面木板遮挡着礼堂原来的东西,我们对后面是什么样?从无所知,总抱着神秘好奇的心理,有一天,终于胆大大地偷偷进去,里面昏暗中见到陈列着好多家神牌,对于儿时的我实在是太恐怖,出来之时我脸如土色,以后再不敢进去。

小学的隔壁是祠堂的另一部分,当时是驻部队,部队还在祠堂(小学)的对面照壁前搭起竹篷,在竹篷里养马成了马棚,在学校上课经常闻到那马粪及草干的特殊味道.

隔年六年级就在爱群小学的正校读,正校就在仙东巷,经常与几位要好的同学放学不回家总是在这一带“串荡”“阿目走店”(捉迷藏),那是我们少儿时期的天地,现在的小孩是无法体验到这些生活情趣。

最近我也曾经走过福平路与民族路之间这段瑞平路,但面目全非,感到无情和陌生。

我跟帖总是走题,请边城老师见谅!

[Modified By dlhy203 On 2009-3-17 16:22:40]

雾刃
雾刃
4楼
怀念老市区的日子.....
瞌睡虫的唇语
瞌睡虫的唇语
5楼
边城老师的文字好美,能否多贴几张图呢?谢谢
gongxu365
gongxu365
6楼
边城兄又有新品出街了?抢读!
手绘帆布鞋
手绘帆布鞋 商务
7楼
每日一顶........多谢边城老师了
独立韩江秋
独立韩江秋
8楼
平淡中透着深意,废墟里掘出珍贵。边先生真是掘金老手,平凡的街里巷经他一拨弄就是一部历史,钦佩。
老飘子
老飘子 达人
9楼
~~深巷里有海柳烟咬??烟斗有没有?哈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10楼

老飘好久不见

-------------

肖老客气
昨晚写时一时忘记你告诉我的洪厝祠的趣事。遗憾遗憾!

badcheapboy
badcheapboy
11楼
顶了。。。学习了。。。
大麻花
大麻花
12楼
很好
怀旧...
72525
72525
13楼
有味道!
高老爷子
高老爷子
14楼
很喜欢边城兄的作品!我的童年就是在瑞安里隔壁的小巷__定安里度过的.瑞安里也是我们玩耍捉迷藏的地方.说到旧衣场那更倍感亲切.那副食品商店是在瑞平市场的东北角,与胡文虎和旧衣场三足鼎立,一看到边城兄的作品,这鞋都好象历历在目.
小辉辉
小辉辉
15楼
怀念呀~~~~
艾曈曈
艾曈曈
16楼
从小在老市区长大,看着这些文章,感到很亲切.当时我就住在永兴八横,我家住的房子和周围的一共4座连在一起,4幢楼房连在一起的建筑实在不多,也许是为了让房子更坚固的原因吧.当时,我家二楼的客厅很大,100多平方,中间有个天井,能看到楼下谁来了,单车就放在楼下这条通道.连在我家后面的是育新小学.不知边城老师有没去留意过当时有这个育新小学.和周围这些楼房.很久没去看看,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Modified By 艾曈曈 On 2009-3-19 13:33:56]

水悠悠
水悠悠
17楼
读你的作品,好亲切!老边,谢谢你!
能勾起纯真快乐回忆的,莫过于童年的趣事!
童年是在仙东巷度过的,正确说,我住那里叫仙东右巷,以前是叫同济西路,家的对面是个大型公厕,当时的仙东右巷,可以说,是汕头第一个最早的花市,邻居很多在卖花,春节的时候,买花的,人来人往,特别的拥挤!哈~最调皮的,莫过于邻居小伙伴,老是偷偷去偷拔花农的桃花(我也有份)。
以前就读的母校是民族路小学,前几天经过的时候,母校早已经是新楼了,看到里面活泼的师师弟,真的欣慰,感概万千!
胡文虎,罗如发,红砖楼,解放粮店,顺顺风炉铺,新观戏院.......都是童年玩耍,~阿目走店~,~救国~这些游戏的地方!

现在那里看到标志的,应该说,就是胡文虎吧~

怀念~!

瞿秋白子子
瞿秋白子子
18楼
很怀念
汕头边城
汕头边城 达人
19楼
早知就采访水伯
benle
benle
20楼
写得很不错!~~~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