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词 | 《我怕》—沙和尚的呐喊

最近猪肉贼贵
先来个画开胃
曾无意中听到三首关于西游题材的歌,旋律都好,歌词也很独特,刻画的也多是师徒几人内心的一些更人性的心迹甚至真实的阴暗面,关于沙僧题材 “市面”的几首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想要的不搭,所以给自己挖个坑:试试写沙和尚的心语……
《我怕》——沙和尚的呐喊
2019.9 蔡信群词
这副担的背负越来越大
不只是五彩的袈裟
别人都以为我只会说
师傅给妖怪抓走啦
大师兄天天打打杀杀
挨了多少咒骂
二师兄的肚子那么大
怎管得住嘴巴
别人都有别人在惦记他
佛祖也以为我无话
他们都有家谁也不怕
散伙了我只有流沙
琉璃盅就像噬人獠牙
飞剑穿胸痛啊
休怪我前世杀人如麻
妖也得吃饭呐
我怕
九世肉身渡我的路人甲
我怕
所有关于因果的问答
我怕
非要问的是非真假
我怕
无尽的天涯
笔迹寄语
中国人喜欢讲因果,每一个“凡人”成仙成佛,基本离不开机缘、磨难、历练、得道的过程,种种执念的加法和减法转化。
西游里沙和尚最没存在感,却是个看起来憨厚老实,想深了一阵玩味的深沉人物。
全文的韵脚定的是“发花辙”(韵脚都是 a、ia、ua),定的文眼是“怕”,这种怕,来自他“前世”的奴性教育、遭遇和忐忑。
一个地位低微的科员级别,长得高大威猛做了仪仗队长或保安队长(反正卷帘的不是门童就是摆谱的),打碎一个水晶红酒杯差点砍头,丢到流沙河还得七天受一次飞剑穿胸。(这是为什么呢?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没后台,最腹黑的理解就是天庭苦肉计了)
流沙河啊,那是一个渴了除了喝人血就得等天下雨的地方。
一路上老沙究竟背负着什么?焦虑或沉默着什么?成为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取经路上的十几年,挑担成为沙悟净的标配,担子里的东西其实挺多的,画了个草图,发现这是最低配,除了钱,其他一样不能缺,而且只是唐僧一个人的必需品,其他人连内裤都没有。
其实老沙背负的,不只是出镜时唐僧那一副必要的行头,以及吃喝拉撒的鸡零狗碎,他背负着调节和平衡队伍的担。(果然五行属土的摩羯座)
这副担的背负越来越大
不只是五彩的袈裟
别人都以为我只会说
师傅给妖怪抓走啦
大师兄天天打打杀杀
挨了多少咒骂
二师兄的肚子那么大
怎管得住嘴巴
除了看得见的担子,他内心还有看不见的担子:师傅有家,大师兄有家,二师兄有家,小白龙也是西海最金贵的娃,都有别人惦记他,他们也会想起那些她,而他,解散就只能回弱水三千的流沙河吃沙。
别人都有别人在惦记他
佛祖也以为我无话
他们都有家谁也不怕
散伙了我只有流沙
琉璃盅就像噬人獠牙
飞剑穿胸痛啊
休怪我前世杀人如麻
妖也得吃饭啊
老沙怕什么?他已经放下一切,却怕问因果,怕问我谁种的花,怕问我何人摘瓜……(我觉得结尾没写好,水平所限,还挖不到最深的痛点,当然,押韵也是一条束脚绳)
我怕
九世肉身渡我的路人甲
我怕
所有关于因果的问答
我怕
非要问的是非真假
我怕
问我彼岸在哪
对于孙悟空这种靠自己的基本品质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猪八戒这种出身省部级的海军领导,小白龙这种地方官二代少爷,沙和尚一方面带着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一方面带着自觉的赎罪意识,他选择了谨言慎行克己奉公,沙和尚的人性色彩最“像”中国人,是民族性格的典型代表,而这一点,我不想展开(包括最后一段的展开描述)。
其实初稿的第一句,写的是:
流沙河的水我从来不喝
(第一句就不对韵,不爽)
渴了只等雨下
(这一句很悲情,我喜欢)
一路我只挑着担
里面有师傅的袈裟
一路我只一句话
师傅给妖怪抓走啦
……
画的好好看!
八戒当了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