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将再添跨汕头湾新通道,项目名称征集中!跨海段方案二选一:全桥or全隧

今年9月28日,在经历了筹备7年、建设7年后,汕头海湾隧道正式通车。通车初期,引来了日均五万车次的热度。
而就在两个多月后,汕头市交通运输局近日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跨汕头湾新通道的消息。
· 跨汕头湾新通道工程
起点东海岸,终点濠江东湖
据悉,跨汕头湾新通道项目(暂定名)位于海湾大桥以东4公里,起点在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路线自北向南跨越汕头湾,终点至濠江东湖片区。
路线总长约8.2公里,其中跨海段约4公里。
未来,项目将加强华侨试验区与濠江东湖片区的直接联系,是广澳港区、保税区至华侨试验区、六合产业园区等沿海经济带集疏运系统的直接联系通道,实现快速直连两大国家级发展平台和多个产业平台。
· 跨海段方案有两种
全桥方案VS全隧方案
在该征求意见稿中,跨海段方案有两种:全桥方案或全隧方案。
01
全桥方案
这种方案采用与航道大交角的桥位方案,规划通航5万吨级海轮,主桥采用主跨720m钢箱梁斜拉桥方案。
这种方案接地快,与周边路网衔接较好,规模小,经济性最好,技术成熟可靠,施工工期较短,桥梁本身也可作为景观亮点打造。
在该方案中,主桥构思方案有4种:
方案一主题概念:“海路远洋 侨心思源”
以汕头潮侨文化为设计线索,主塔整体造型犹如水滴,既象征潮汕文化源如水滴入海,经海路奔流走向世界,又传达了海外游子对一脉相承的潮汕文化源头的回望与依恋。
方案二主题概念:“海天扬帆 潮侨连心”
主塔元素汲取红头船高耸的桅杆,造型线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思想和审美,协调匀称,远望犹如海面上的巨舶高桅。帆影间,既是汕头先民出海远洋的启程,又是海外游子故土家园的归途。
方案三主题概念:“潮人聚力 向海而生”
汕头的华侨历史由来已久,海外华侨遍布世界各地,汕头因侨而立的底色从未改变,主塔设计采用“人”字造型。
方案四主题概念:“海上飞鸿 家国情长”
桥塔造型如堆积的层层叠叠的侨批,蕴含“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心系桑梓”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而透过侨批的主塔造型,映入眼帘的是汕头的欣欣向荣之城。
02
全隧方案
该方案需要北岸通过改造津湾公园设置地下互通立交与东海岸大道相接,南岸下穿东湖中心路后出露地面。
隧道全长6.13公里,隧道埋深大,隧道长,造价高,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防灾救援要求高,且对货车通行有限制。
北岸衔接方案中,将结合功能定位、交通量预测、北岸衔接条件等因素,往六合产业园方向拟将匝道布设于东海岸大道外侧衔接新津河大桥,往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龙湖方向,则将匝道布设于中分带对接阿里山路。
同步公布了北岸海上观景台设计:
本项目在跨越汕头湾之后,在南岸设置互通立交匝道衔接东湖东路,主线则沿东湖路高架落地,通过广达大道连接保税区和港区。
· 项目名称征集中
欢迎大家集思广益
征集意见稿中也提到,结合地域、时代、文化等元素,初步提出下述名称:
汕头大桥
津湾大桥
龙濠大桥
鮀滨大桥
汕东大桥
其他
本文素材来源:汕头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