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社会看点

三大追求铸造三联文化品牌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 达人
2016-08-19 13:494.7万 阅读 | 评论 3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去书展,读三联”成了不少人的文化活动。三联书店宛若香港的文化符号。


41.png

2016年香港书展三联书店摊位是马拉松主题    李炜堃/摄


  “坚持不放弃,终点等着你。”醒目的励志标语,运动健儿向前奔进的画面,代表运动里程的数字,这是今年香港书展上老牌出版机构三联书店的摊位。摊位主题定为“马拉松”,旨在激励读者坚持以知识充实自己,面对人生挑战。红白色摊位设计十分抢眼,往来读者络绎不绝。

  “三联书店以人文为核心,强调对人的关注、内容的高度以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一头利落短发,戴着眼镜,身着红色套装的侯明缓缓道来,她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与总编辑。香港三联从1948年10月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在港合并成立算起,已持续经营68年,并由最初主要从事中国内地版图书发行业务,发展为一家包括出版、发行、零售、服务等多元化经营的新型文化出版机构。

  在近年来传统出版业衰落的大背景下,这家有着超过一甲子的运营经验的老店有何坚守?又将对行业转型走向未来给予什么启示?

 

追求人文精神,讲求对人的关注

  “我们一直对社会议题保持着一份关注及觉醒。”一位编辑在香港三联官网上写道。

  近年来,香港三联出版的《外佣》《街猫》《剩食》《异乡人》《我们的同志孩子》等书籍或透过故事,或透过影像,聚焦社会深层却被忽略的问题,带动读者持续的关注和思考。

  获得第九届香港书奖的《外佣——住在家中的陌生人》是香港三联出版一部经理李毓琪钟意的作品。33万外佣,是香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与港人同住,却不被尊重与理解。刻薄雇主与黑心外佣并存,虐佣案件频见。外佣的生存状态与故事,隐蔽陌生却值得被了解。《外佣》追本溯源,寻访菲律宾Tarlac市(外佣输入地),了解外佣入港前的寻常日子,以及当外佣母亲离家后家庭结构的转变;然后回到香港,尝试聆听外佣制度下的种种声音,探索潜在的改变力量。“我们希望透过这本书让读者真正了解外佣、关怀外佣。”李毓琪说。


42.png

书籍《外佣》封面    李炜堃/摄


  同性恋话题,在华人社会依然是个敏感的禁忌。当子女“出柜”(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家长应如何反应?是承受传统家庭观念带来的思想重担,还是坦然接受“同志的父母”这个不能自决的身份。三联出版的《我们的同志孩子》以同志父母的自叙故事为切入点,引领读者跳脱性取向本身,全新审视同志议题。

  “三联希望借助这些议题带动香港人去思考,不只做读者关注的话题。”李毓琪说。

 

追求内容深度,强调书籍延续性

  “三联有一份社会文化责任,是文化启迪,是文化教育。”香港三联出版部经理郑海槟说。看起来不到30岁的他身着印有三联商标的工作服,繁忙地穿梭于摊位间为购书市民服务。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香港三联短短八字点出语言学习的关键。

  “语言工具书的落脚点是文化。”郑海滨表示读者缺乏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学习外语就成了生搬硬套。这是香港三联编辑部不愿看到的。

  2016年香港三联书店与中国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合作社出版《中国好东西》系列丛书,以言简意赅的中英文字道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以有趣生动的图画呈现传统文化的趣味。

  “古语云,有朋自远方来。朋友来家作客:我请他坐,就有了椅子;请他喝茶,就有了杯子;设宴招待,就有了碗和筷子。” 郑海滨介绍作者赵广超用一个故事将中国器物串联起来,引导汉语学习者进入汉语情境,品读词语内涵。

  “虽然事实上很难做到,我们仍然期待出报社能充当引领读者阅读的角色。”三联书店负责人文历史版块的经理梁伟基笑着说。运作多年,三联也一直在“跑马拉松”——坚持出版一些有深度的人文学术读物,即使有时已预料到销量未必出色。

 

43.png

三联香港短篇小说选部分书册    李炜堃/摄


  “香港短篇小说选”系列是三联连续编录的一套本土文学丛书。1990年,在香港回归的大背景下,三联决定在对香港回归前创作小说作品进行梳理,由此便诞生了第一本小说集。坚持以两年出一新选的节奏,三联出版了大量反映当年热点事件以及对时代思考的优秀本土小说,转眼间已到第16个年头。

  传统的旅游书大多是美景、美食、攻略三大件,然而在负责时尚生活版块的经理李毓琪眼中,旅游书籍不只是吃吃喝喝。她随手拾起一本墨尔本旅游书,封面印着的不是墨大或大洋路这些知名景点。“这本书不是介绍传统的旅游景点,而是让墨尔本当地人讲城市不为游客所知的角落,汇集城市文化。” 李毓琪介绍。

  “阅读的形式不断在变,但读者获取资讯的要求不变。”郑海滨表示,香港三联聚焦内容与内涵,要做经得起沉淀的书。

 

追求精巧设计,关注装帧细节

  香港书展参展商众多,读者往往会首先在有视觉吸引力的地方驻足,侯明认为,深耕内容与装帧设计同样重要,应双管齐下。

  在三联2016年畅销书籍排行榜上,土制漫画类的书籍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一系列主题为“香港弹起”的立体书,用手绘图的方式回顾“车仔档”“童年乐园”等香港文化,配上“立起来的排档”、“动起来的秋千”等立体设计,让路过的读者忍不住翻阅。这些书基本靠人工组装制作,完成一本书的周期竟长达一到两年。在网络文学大行其道,写手一日撰文字数少则数千,多则上万的当下,这样的效率似乎显得不合时宜,却带着传统工匠精神的遗风。


44.png

三联《香港弹起》系列立体书的内页    邝颖嘉/摄


  李毓琪介绍,讲述本土文化的书籍,通常会使用做旧风格的封面,在视觉和触感上都能传达怀旧气息。像这样精美的怀旧立体书,虽然价格较为昂贵,却受到不少读者的亲睐。在互联网出版一味求新求快的风气下,传统出版业反其道而行,在时间与空间维度深耕,反而可能生产出叫好叫座的产品。

  比起内容,装帧排版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可能只是配角。然而当装帧足够细腻,能够呼应内容时,配角也可大放异彩。议题类书籍《外佣——家中的陌生人》以“家”这个雇主与外佣共存的空间为概念。封面和封底分别选用于香港和菲律宾拍摄的两张照片。封面以“门”为元素配合文字的置放营造“家”的空间,再以一条横跨全书前后的线带出外佣的状况:在香港(封面)的一面,菲佣走进雇主的家,线条变得方正、单一,比喻外佣心中的拘束、害怕犯错的压抑感;离开香港的“家”,回到菲律宾(封底),线条变得凌乱、碎裂,表达外佣回到真正的家时的不安、迷惑与内心挣扎。最后,这条线又绕回香港(封面),表现外佣为生计来回奔波,是一种无奈的循环。

  在亮眼多变的书堆中,历史文学类的书籍显得尤为素雅。三联书店出版三部助理经理张艳玲拿起一本鲁迅的书说到:“像这类书籍,我们会用比较厚的纸张,开本也不能做得太小,要给读者一种厚重感。”除了外观,设计也会根据不同题材和作者进行考量,细节的设计处处强化了书本的内涵。

记者:谭玮、李炜堃、邝颖嘉

编辑:姚佳莹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社会
达人介绍: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组织查看更多达人文章
全部只看楼主
要么瘦要么死
要么瘦要么死
1楼
喜欢外面的书。不像我们这边的,话题都好保守。
比基尼我稀饭
比基尼我稀饭
2楼
这些书网上可以买到吗?
Xiao辉
Xiao辉 达人
3楼
支持三联书店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