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潮汕看点

潮汕朋友告诉你「来吃茶」,就真的只打算让你喝茶,一杯接一杯

敲茶_舟元
敲茶_舟元 达人
2018-11-22 10:162.9万 阅读 | 评论 4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1.jpg


  有人说「潮汕人即便到别人家里吵架也是要喝茶的」,这有点儿夸张,但也没差太多,尤其是「到别人家」,这是重点。入门就是客,不同地区的待客之道总不尽相同,一衣带水的闽南邻居往往是端出一堆水果,而我们,是端出茶盘家伙,家家户户如此。


  而且潮汕人喝茶喝的实在,广府人喊你喝茶,是让你吃点心后喝茶解腻,但你的潮汕朋友告诉你「来吃茶」,就真的只打算让你喝茶,一杯接一杯,喝到你乏,喝到茶醉。这是不少初到潮汕的客人内心的阴影。


  茶的名字


  潮汕人喝的是「工夫茶」,也有人写作「功夫茶」,如饶宗颐先生所纂《潮州志》中便有「潮人嗜茶,器具精细,手自烹瀹,名曰功夫茶」的说法,这二者似乎都是说得通的,《汉语词典》中「功夫」解释为: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也作「工夫」。


  因此二者可以互通,但潮语中「工夫」与「功夫」有发音上的不同,因此取「工夫茶」大概更合适一些。


  除了「工」字,潮汕人的「枞」字也颇有意思。


  潮汕人爱喝单枞茶,这种产于潮州凤凰山区的特色茶叶深受本地人喜爱,但它的名字却出现了官方和民间两个不同版本。

 

  权威词典(如《说文解字》)将「枞」解释为松叶柏身,限定在了松柏上,因此「单丛茶」才是正确的表达。

 

  但对潮汕人来说,「丛」字不过是对草丛般矮小植物的描述,用来形容凤凰山的乔木茶树显然有失贴切,因此民间始终坚持写作「单枞茶」,这一带着「错别字」的词汇遍布大街小巷的茶店招牌上,又堂而皇之地印上茶叶包装,被潮汕大地的广大茶客们欣然接受了。

 

  可见潮汕人对茶的精细追求不只是在器具和茶叶上,就连茶的名字也是要仔细琢磨的,但工夫茶最讲究的,其实还是「怎么喝」的问题。


2.jpg


  茶的「品」

 

  潮汕人喝茶要「慢」,今天我们总说潮汕人慢,这多多少少是被喝茶惯出来的。慢火煮水,再走上一套温壶、洗茶、热杯之类的程序(完整程序有多达21道),一番复杂操作后端到你面前的,却只是一小杯茶,可以一饮而尽的那种,偏偏它还烫得很,你不得不一点一点慢慢抿。

 

  再急的人碰到潮汕人的热茶也得慢,有时你明明口渴难耐了,也只能正襟危坐在茶几前,一小口一小口抿茶,当然这要抛开老茶客不谈,毕竟老茶客们已经练就了不管水温一口喝完的神功。但不管怎么说,一小杯热茶怎么也是不解渴的,还会越喝越渴。

 

  「喝茶不解渴,解渴不喝茶」是潮汕人喝工夫茶的基本常识,这让潮汕人把喝茶提升到了另一种境界,不只是「喝」,还要「品」,既然一次只有这么一小口,不如让它在唇齿之间流转片时,感受一下先苦后甘的滋味。

 

  这种「品」也延伸到了茶盘之外,除了品茗,喝茶的人还要「品事」,几个人端坐几分钟就等这一小口茶,大部分时间嘴是闲着的,这时候不侃大山就说不过去了,于是喝茶的同时,潮汕人也会开启海侃模式,品味一下身边的人事物。

 

  接着,这种「品茶品事」又延伸到了人际关系中,潮汕人的工夫茶一个人喝是索然无味的,非得是有人一起喝了(这种陪茶角色通常称为「茶脚」),这茶喝的才有意思,而且三人同饮最佳,人少了不够意思,人多了又怕嘈杂。

 

  普遍的工夫茶具通常都只有三个茶杯,不管在座多少人都只用这三个杯,每冲一回茶都要先洗一次杯(一是讲卫生,二是热杯子),大家再互相谦让「你喝你喝」。

 

  据说只用三个杯子是有「三口为品」的寓意,以提醒茶客们要仔细品茶。不过老百姓倒是无甚讲究,如今市井之中的工夫茶要的是热闹,三人以上照样喝的舒畅,甚至连洗杯的环节也开始省去了,主人家喝一声「认杯啊」,大家就自觉把自己的杯子放在面前,从茶局开始用到茶局结束。


3.jpg


  「品茶品事」的交际式喝茶法让潮汕人的交友变得简单,有时候两泡茶下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就成了知己,毕竟两泡茶够聊上半天了。这种由茶散发的万能引力令人疑惑,曾有广州某高校的学生说笑,称在学校里公共场合是潮汕人不被允许泡茶的,因为一泡茶的工夫几公里内的陌生潮汕同学就欢聚一堂了,一张人际网瞬间撒开。外地同学总疑心潮汕人自带工夫茶雷达。

 

  于是潮汕人谈生意也要泡着茶谈,清风明月之下,聊着买卖,抿一口淡茶,笑谈之中敲定大事,颇有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这股子仙风道骨的劲儿就全靠这杯茶了。

 

  茶是有感染力的,这让它肆意「侵占」潮汕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没事要喝茶,早起要喝茶,上班要喝茶,待客要喝茶,谈事要喝茶,就连去病房探望病人都要喝茶,茶成了潮汕人的共性,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低贵贱,这种普遍性也成就了潮汕独特的茶文化,它不束之高阁,而是真正成为最接地气的群众娱乐项目。

 

  于是乎,在喝茶的漫长岁月里,茶的「品」教会了潮汕人「品人品事」,茶的「回甘」诠释了潮汕人追求「苦尽甘来」的心境,茶的「工夫」则真实反映了潮汕人精致的一面。


4.jpg


  茶的鄙视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茶的世界也有它的规矩,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中,鄙视链逐渐形成。

 

  潮汕人喝茶是有鄙视链的,但居然不是价格鄙视,喝400元一斤的人也不会鄙视40元一斤的茶,因为大家都知道即便是40元一斤的,有时也能有口感不错的茶叶,再者几十元一斤的茶才是潮汕人群中流通最广的。

 

  可以说潮汕人喝茶的鄙视链中心并不在茶叶上,而在喝茶的人身上。

 

  首先喝小杯的鄙视喝大杯的,「喝茶不解渴」是潮汕平原的常识,你要解渴就喝水嘛,有人既想喝茶又想解渴,于是就有了泡“大壶茶”的手法,往水杯里丢茶叶,开水一泡就喝,对潮汕人来说这是对茶叶的“大不敬”,茶就应该是用小杯品的嘛,于是一场声讨就此展开:「这样茶叶泡不开啊」、「你这茶一下就没味道了」、「浪费茶叶啊」。

 

  其次老茶客鄙视年轻人,其实潮汕年轻人喝茶的不算很多,有杞人忧天的怕潮汕年轻人不爱喝茶会断了茶文化传承,多虑了多虑了,他只是现在不喝茶,你看他年近中年了喝不喝。

 

  潮汕年轻人不喝茶是因为怕繁琐,懒,也没时间慢慢品,毕竟抿你一口茶就得和你聊上半天,班还上不上了。年轻人没这功夫,这造就了「年轻人不会喝茶」的刻板偏见,于是有些上年纪的老茶客对年轻人喝茶的品味嗤之以鼻。

 

  但这一点从根源上讲,其实是「品茶功力」的鄙视链。这么说吧,如果你一抿对方的茶,低声轻叹:「这个单枞就好!得有200一斤吧,真醇!」,你精准打击到了茶叶品种、价格区间和实际口感,你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地位立马提升好几档,坐上了「老茶客」的宝座。

 

  当然只要你有一次猜中了,以后你跟他们泡茶就得小心了,他们指定要天天问你了,从今天起每泡一回新茶叶就要考你一回,再也不放过你了。

 

  至于喝茶不知道种类、不知道价格、不知道口感的人,主人家脸上笑嘻嘻,心里就说不定了,他泡茶泡的就没有成就感,下次再请你喝茶准不拿好茶叶了。当然这也受限于茶叶主人是老茶客这一前提。

 

  事实上更多喝茶的潮汕人都是普通人,无甚讲究,泡茶是他们的习惯,即便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从娃娃抓起的,毕竟潮汕爷爷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有「给抱在怀里的孙子喂茶」这一项。


  但普通潮汕人喝茶也是喝到「丧心病狂」的,到吵架的人家里喝也不意外,见过在医院病房里泡茶的吗,见过在高速大巴上泡茶的吗,见过在台风天的人民广场上泡茶的吗,都是我们干的,小场面,不要慌。

 

  喝茶是潮汕人的天赋,空腹喝茶毛事没有,别人喝茶是培养习惯,潮汕人喝茶是不喝难受,别人喝茶睡不着,潮汕人不喝睡不着,别人喝茶就怕苦,潮汕人喝茶怕不苦,不苦就不甘,不甘就没味道,没味道喝什么茶。

 

  每当夜幕降临,你发信息问你的潮汕朋友在干什么,他要不是在喝茶,就是在去喝茶的路上。

 

  大概只有天知道,潮汕人为什么跟茶杠上了。

 

本文插图 / 潮聚创客茶馆


敲茶.png


敲茶_舟元 敲茶_舟元社会
达人介绍:记录汕头故事,探寻城市人文查看更多达人文章
全部只看楼主
心灵鸡汤有点甜
心灵鸡汤有点甜
1楼
潮汕人,无茶不欢
南瓜马车和保镖
南瓜马车和保镖
2楼
茶道,潮汕人的社交道
大雅户外用品
大雅户外用品
3楼

对茶这份浓郁的情感数潮汕人最为不过

ZZX-ZZX-ZZX
ZZX-ZZX-ZZX
4楼

楼主对潮汕的茶文化及相关人情世故,刻划入微,形象生动有趣,大赞??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