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潮汕看点

【草根播报】鮀浦蓬洲村纪实:房子虽老 生意仍在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 达人
2011-04-22 09:272.4万 阅读 | 评论 24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走进汕头市鮀浦蓬洲村幽深的巷子,发现许多老房子破旧不堪,有些已被废弃。然而,已经另外盖房或买房的一些村民,却依旧留在自家的老房子开铺做生意。开裁缝店的陈先生就是这座古老的村庄中西门巷里的一员。

001.jpg

蓬洲村的许多老房子已被废弃

西门巷的老房子是传统的潮汕民居,大多数为一层,泥土筑成,空间比较狭窄。许多房子只有面向巷道的那一间是作店铺用,其余或是出租,或是干脆任其荒废了。

虽然已经另外建有一栋小房子,陈先生并没有放弃老房子。附近的药材铺、水果摊、蔬菜档等和陈先生的裁缝店一样,尽管一到晚上就没人居住,却在白天热闹非凡。“差不多二十年的老店铺哪是随便可以搬的,再加上是自家的老房子,空着也是可惜。”陈先生说道。

002.jpeg

西门巷随处可见搭棚的店铺

陈先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西门巷的裁缝店里,这间大约15平方米的老房子是陈先生创业的开始,也给他带来了家庭的欢乐和事业上的成就。

1860年汕头开埠前后,鮀浦蓬洲作为古港口埠市,甚是繁华。许多村民都在自家开铺做生意。1991年之后,各式各样的服装潮流从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传入,对服装特别是定制服装的需求量大增。陈先生便是于1993年在自家老房子开始了裁缝店的运营。

1990年代中期,是陈先生裁缝店生意最好的时期。每天成百套的订单让他和家人都忙不过来。当时,狭窄的店里,除了他和家人,还另外雇有3位裁缝。

“当时是最好赚(钱)的时候,”陈先生回忆说:“那时的服装厂还没有那么多,定制服装无论是手工还是布料、款式都是当时的汕头人所需要的。每套服装所收的价格跟现在一样。”

于是,顺搭着经济特区的改革风,陈先生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和15平方米的老房子,已经赚到一大桶金,并在别处盖了新房。如今,他和妻子、姐姐都在店铺里做活,每个人都可以裁剪、缝制,无需详细分工。

如今大量的服装厂批量生产服装,陈先生店里的生意相比之下也变得少了。但是,365天,也没有什么时候是闲着的,老巷道中,老房子,老店铺,老手艺,也可以说是一个吸引人的品牌。

古巷中的老房子,对于这里的大多数村民而言,有童年的回忆,也有成长的足迹,是曾经遮风避雨的港湾,也是如今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记者:韦丽丹  编辑:蔡李梅)



[Modified By 草根播报 On 2011-4-22 12:37:08]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社会
达人介绍: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组织查看更多达人文章
全部只看楼主
5922813
5922813
1楼
小时候经常去那里。这么多年了还是那么的淳朴! 
08wzzhong
08wzzhong
2楼

蓬洲古村落~   是一个没有金砂乡辉煌的城中村。。。

mgbjp
mgbjp
3楼
蓬洲,当地人叫“所内”,小时侯常随祖母去那买菜。亲切!
asczf
asczf
4楼
熟悉的西门巷。要说蓬洲古城(更加合适的叫法应该是蓬洲所城,也叫所内),按照历史记载,应该比汕头开埠早得多,至今蓬洲所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仍然存在。据长辈说,解放初期,蓬洲所城的古城墙因为政府建澄海某一座桥而拆掉作为建材用的。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言,像蓬洲所城这样历史悠久而且还有遗址的现在不多了,不夸张地说,如果政府重视,申请物质文化遗产绰绰有余!
康怡净水器专卖店
康怡净水器专卖店 商务
5楼
没去过,但是知道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 达人
6楼

引用:原贴由 asczf 于 2011-4-22 16:41:00 发表

熟悉的西门巷。要说蓬洲古城(更加合适的叫法应该是蓬洲所城,也叫所内),按照历史记载,应该比汕头开埠早得多,至今蓬洲所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仍然存在。据长辈说,解放初期,蓬洲所城的古城墙因为政府建澄海某一座桥而拆掉作为建材用的。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言,像蓬洲所城这样历史悠久而且还有遗址的现在不多了,不夸张地说,如果政府重视,申请物质文化遗产绰绰有余!

 哇~原来蓬洲那么有历史的啊。。受教了。。

无洗脚
无洗脚
7楼
蓬洲是一座超出千年的古城。翁氏在1996年就在蓬洲居住了刚好一千年。 所以蓬洲比汕头开埠早得多!
114627063
114627063
8楼

先有鮀浦市(集市),后有汕头埠。

 

清灵如水
清灵如水
9楼
这是我从小居住的地方,特别有亲切感,无论我身在何处,这里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asczf
asczf
10楼
 蓬洲故事刘群 袁少雄  
位于汕头桑埔山下的蓬洲,今天属汕头市金平区驼江街道管辖,因这里曾经是长满蓬草的沙洲而得名。
“它可以说是汕头的发祥地。”
    六百多年前,当汕头还是一个小渔村时,蓬洲已经相当热闹了,蓬洲的兴旺是从设立蓬洲所城开始的。
经过18年的兴建,位于海疆要地的蓬洲所终于建成了。作为军事防御机构,蓬洲所城的建设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城中街道笔直宽阔,布局合理,城墙用条石砌成,周围一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固若金汤,城外环绕护城河,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更是机关重重。
“每个城门都有两层门,进入第一道门以后才进入第二道门。这样有利于在战争的时候,在紧要的关头,第一道门可以假装放敌人进来,然后再把它关掉,关起门来打狗,把倭寇通通地消灭干净。它这个门比潮州古城的门还讲究,潮州古城的门是直来直去,单独一个门。”
高大的城墙是蓬洲的象征,它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蓬洲人的脑海里。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 黄赞发)
“我小时侯就经常到城楼上去看,去玩,它很高大,很宽,而且两边都是石头建起来的, 中间装土。本来是很好的一个文物,明朝初期建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后来解放后拆掉了,拆去建澄海的大桥,特别是外砂大桥,里面就有很多蓬洲的城石,很可惜。”
今天这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榕树,不知道是前人有意栽种,还是小鸟无意播种,总之多亏了榕树这天然的文物保护者,才留下了这两处古城的残垣断壁,才让后人可以领略蓬洲的气魄。
“当道祠这个道字,它有这样的说法就是:行之首,这个道是通道路的道,它为什么要用这个道而不用道路的道呢?就是取它这个字型的含义;还有一个含义就是,行之首,要建这个城之前,必须先立土地爷,先拜土地爷,然后得到土地老爷的保佑之后呢,才可以来兴土动工。”
蓬洲所城建成后,一开始城内只有驻军,为了让蓬洲附近的百姓免遭海盗和倭寇的侵袭,经皇帝诏准,允许居民迁入,军民共驻蓬洲,所城内人口众多,一派繁荣,文庙、关帝庙、城隍庙、妈祖庙相继建成。
当时的蓬洲就在海边,打渔的人当然离不开妈祖的保佑。蓬洲的妈祖庙建筑奢华,木雕、石雕栩栩如生,工艺精湛,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供奉着两尊雍容华贵的妈祖,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这个炉就是‘海中妈’,听老人介绍就是那时侯洪水时漂过来的,这个炉是妈屿放鸡山的,那时侯这里有瘟疫时,就把这个妈屿妈宫之炉请过来。”
妈祖庙外就是出海的古渡口。
“朝南出海抵汕头,向北沿江达潮安,沧海桑田水改道,怀古留今惜为塘”
“这是什么时候的?”
“清朝道光年间建的。以前是大户人家的私塾,这个很有曲径通幽的味道,保存得很好。这个房子就是门楼,门楼和这个是对称的,大厅是学生(上课)的地方,这个房子原来是老师住的地方,旧社会私塾的老师。”
经济、文化的兴盛,使蓬洲象一块磁石吸引着四方人士,番禹人庄有恭就是在这里一边教书,一边潜修,终于考中乾隆己已年文科状元,后来他的学生也考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 黄赞发)
“多姓聚居,成为中心”
在蓬洲城的46个姓中,翁、陈、唐、黄为多,翁姓是第一大姓,其中一始祖更是从福建迁来。
“这个祠堂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那供奉的这个人是谁?”
“是我们的祖公,当时他的父亲过早去世,她自己刻苦抚养自己的弟弟,她弟弟日后考到进士,做了官。家族子孙后来为了纪念,就建了这个祠,人们叫做烈女祠,是我们的祖祠。”
翁姓中成就最大的莫过于有着“岭南第一名臣”美誉的明兵部尚书翁万达。翁万达出生在tuo江边的举登村,他28岁登进士,从政从军达26个春秋,。翁万达曾在明代嘉靖年间三任兵部尚书,他曾南定安南,北平俺答,增修长城,被誉为“文武状元”。作为一代军事家和政治家,翁万达不失为潮汕,乃至岭南先贤中战功最为卓著,诗文也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随着海外潮人的足迹,其威望还远播异邦,在泰国,翁万达被尊为“英武大帝”,立庙祭祀竞达100多处。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 黄赞发)
“翁万达就是一个穷孩子出身的,他的祖父辈家庭已经破落,很穷苦。他去抓鱼,喜欢玩弄这个鱼,父亲就骂他,一定要他刻苦学习。因为他的祖父就要求他的父亲刻苦攻读,功成名就,但是没办法,寄予他的父亲没办法,就把希望寄托在翁万达身上。等到翁万达当了官,这个赏赐已经及予他父亲,他父亲还不满意,结果翁万达一直等到升为兵部尚书,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长,他的封赐已经及予他的祖父,所以他父亲就很高兴翁万达。”
在蓬洲城外的山腰上,就是少年翁万达读书的地方。这里可以远眺蓬洲,近观秀色,石室中,听鸟鸣,闻泉声,不知道有多少诗文有感而发。如今先贤已逝,还有文韬武略传世,蓬洲高楼叠起,还有动人的故事在流传。
2892893
2892893
11楼
 
陈建勋
陈建勋
12楼
蓬州又称所内(所城之内)建于明洪武二年,为当时东南沿海抗倭需要所建,明代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翁万达的故乡 ,城毁于文革年代

[Modified By 陈建勋 On 2011-4-23 19:55:47]
哈德门
哈德门
13楼

有去过是个好地方。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 达人
14楼

引用:原贴由 asczf 于 2011-4-22 16:41:00 发表

熟悉的西门巷。要说蓬洲古城(更加合适的叫法应该是蓬洲所城,也叫所内),按照历史记载,应该比汕头开埠早得多,至今蓬洲所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仍然存在。据长辈说,解放初期,蓬洲所城的古城墙因为政府建澄海某一座桥而拆掉作为建材用的。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言,像蓬洲所城这样历史悠久而且还有遗址的现在不多了,不夸张地说,如果政府重视,申请物质文化遗产绰绰有余!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用地需求的增加,加之村民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我市其他古村落的环境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古村落认定、抢救、开发的过程中,“不感兴趣”和“无从申报”是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原来的村寨建制变迁,现在建制与村民的旧生活圈和旧文化圈不吻合,“如金平区江街道蓬洲古村,现在分为蓬东、蓬西、蓬南、蓬北四个居委,如将蓬洲古村作为一个申报单位,那么要由哪个居委来负责这件事,申报之后的后续工作又要由谁来做?”摘自:http://www.dahuawang.com/gundong/showfirst1.asp?CNo=1101&Id=33708

a1575101637
a1575101637
15楼
这是我出生的地方. 不知留下多少脚印的西门巷!木棉开,木棉残,娇燕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永远魂萦梦牵的方土!
asczf
asczf
16楼

引用:原贴由 草根播报 于 2011-4-24 8:18:00 发表

引用:原贴由 asczf 于 2011-4-22 16:41:00 发表

熟悉的西门巷。要说蓬洲古城(更加合适的叫法应该是蓬洲所城,也叫所内),按照历史记载,应该比汕头开埠早得多,至今蓬洲所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仍然存在。据长辈说,解放初期,蓬洲所城的古城墙因为政府建澄海某一座桥而拆掉作为建材用的。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言,像蓬洲所城这样历史悠久而且还有遗址的现在不多了,不夸张地说,如果政府重视,申请物质文化遗产绰绰有余!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用地需求的增加,加之村民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我市其他古村落的环境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古村落认定、抢救、开发的过程中,“不感兴趣”和“无从申报”是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原来的村寨建制变迁,现在建制与村民的旧生活圈和旧文化圈不吻合,“如金平区江街道蓬洲古村,现在分为蓬东、蓬西、蓬南、蓬北四个居委,如将蓬洲古村作为一个申报单位,那么要由哪个居委来负责这件事,申报之后的后续工作又要由谁来做?”摘自:http://www.dahuawang.com/gundong/showfirst1.asp?CNo=1101&Id=33708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办,虽说现在是四个居委会,但是涉及到原来一个乡的集体利益时,四个居委会还是一致的!纵然如上所说“由哪个居委来负责这件事?”这个更加好办,因为本身居委会也就是村民自治组织,政府的最基层一级政权是街道或者镇,就蓬洲所城申遗一事,完全可以由街道来申报和协调管理,根本不存在这个担忧!!主要问题是这种事没有人乐意做,而且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asczf
asczf
17楼
我在10楼的一篇文章,其实就是在百度搜索的,标题为“ 蓬洲所城遗址”,http://www.gdjinping.gov.cn/zhuanti/showinfo.aspx?id=1721主要是对蓬洲所城的历史介绍,不知道系统为何屏蔽掉了,这也太敏感了吧?
asczf
asczf
18楼
再来一篇关于蓬洲所城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b4faec0100otkv.html
草根播报
草根播报 达人
19楼

引用:原贴由 asczf 于 2011-4-24 13:55:00 发表

引用:原贴由 草根播报 于 2011-4-24 8:18:00 发表

引用:原贴由 asczf 于 2011-4-22 16:41:00 发表

熟悉的西门巷。要说蓬洲古城(更加合适的叫法应该是蓬洲所城,也叫所内),按照历史记载,应该比汕头开埠早得多,至今蓬洲所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仍然存在。据长辈说,解放初期,蓬洲所城的古城墙因为政府建澄海某一座桥而拆掉作为建材用的。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言,像蓬洲所城这样历史悠久而且还有遗址的现在不多了,不夸张地说,如果政府重视,申请物质文化遗产绰绰有余!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用地需求的增加,加之村民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我市其他古村落的环境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古村落认定、抢救、开发的过程中,“不感兴趣”和“无从申报”是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原来的村寨建制变迁,现在建制与村民的旧生活圈和旧文化圈不吻合,“如金平区江街道蓬洲古村,现在分为蓬东、蓬西、蓬南、蓬北四个居委,如将蓬洲古村作为一个申报单位,那么要由哪个居委来负责这件事,申报之后的后续工作又要由谁来做?”摘自:http://www.dahuawang.com/gundong/showfirst1.asp?CNo=1101&Id=33708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办,虽说现在是四个居委会,但是涉及到原来一个乡的集体利益时,四个居委会还是一致的!纵然如上所说“由哪个居委来负责这件事?”这个更加好办,因为本身居委会也就是村民自治组织,政府的最基层一级政权是街道或者镇,就蓬洲所城申遗一事,完全可以由街道来申报和协调管理,根本不存在这个担忧!!主要问题是这种事没有人乐意做,而且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呵呵,看来,zf保护文物意识的缺失和“不感兴趣”,才是根本原因啊~

asczf
asczf
20楼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